【协会简讯】贵阳仲裁委员会领导莅临我会指导调解工作

2025-03-06
新闻来源: 贵州省汽车流通协会
查看次数:1374

点击蓝字,关注我们



3月5日,贵阳仲裁委员会发展处处长李驹、立案处处长吴坤刚等一行到我会指导工作,并就行业纠纷调解、仲裁机制推广及网络维权规范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。我会秘书长周珍芝、常务副会长张强、副会长黄光怀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座谈。

行业调解痛点与维权乱象


当前二手车消费纠纷频发,协会调解压力显著增加。秘书长周珍芝表示,协会受理的纠纷案件中,超70%涉及二手车交易矛盾,但因消费者对仲裁程序缺乏了解,矛盾难以及时化解,并且,部分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维权,个别在维权过程中传播不实信息,对行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。此外,针对调解工作中产生的人力及资源成本,协会就"能否收取调解服务费"向仲裁委征询专业意见。



常务副会长张强表示,希望协会能够与仲裁机构、法院、律所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,规范互联网维权程序;副会长黄光怀建议仲裁委开展企业普法培训,提升市场主体对仲裁制度的认知度与应用能力。

仲裁协作与专业化能力建设


针对上述问题,吴坤刚处长指出。一方面建议协会成立汽车行业专属调解委员会,由熟悉车辆检测、合同条款的专业人士组成,提高调解公信力;另一方面希望协会与仲裁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实时对接疑难案件。



李驹处长从人才培养角度给出突破路径。他建议协会选拔骨干参与仲裁委系统培训,重点培养法律文书撰写、证据链梳理等实操能力,打造既懂汽车行业又精通仲裁规则的双栖人才。同时,协会可整理典型案例对比手册,例如同一纠纷通过诉讼与仲裁解决的耗时、成本及执行效果差异,直观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维权渠道。关于调解服务费争议,李驹处长明确“以质促量”的发展逻辑。他指出调解服务收费需以"案件基数充足、人员资质合规"为前提,建议协会现阶段重点加强能力建设。


服务升级与长效机制探索


通过此次交流,我会在今后开展调解纠纷工作上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。未来,我会将深化与贵阳仲裁委的合作,以专业化、规范化服务破解行业纠纷难题,为消费者与企业搭建高效、公平的解纷桥梁,助力贵州汽车流通领域高质量发展!  




END






关注我们


贵州省汽车流通协会

贵阳市机动车流通行业商会